嵊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嵊州盘活闲置房发展民宿山里人当起了房东 [复制链接]

1#

-04-:13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陈爱君见习记者王湘云

一张实木长桌、一壶明前龙井,三三两两的游客坐在原来的“猪圈”屋顶,或喝着春茶,或眺望美景,这是嵊州市里南乡东坑口村何家坞自然村节假日经常可以看到的景象。

何家坞地处偏僻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自年开始,在乡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社会有识人士利用农民的闲置房,大力发展民宿经济,让山区村民首次取得了财产性收入,当起了“房东”。

在青山绿水间的何家坞,一条鹅卵石铺成的游步道直通村口,青水、古树,配以“外婆家”“同学家”“邻居家”“竹磨人间”等一幢幢赋予童年生活的民宿名,使整个小村变得活色生香、亲切自然。

据何家坞民宿总管魏应路介绍,所有民宿都是用村民闲置房改建而成,目前拥有11个客房,餐饮已达到日接待80余人次的能力。“我们基本做到租用一间、打造一间,不管闲置农房占地面积大小,每间农房的年租金都在元左右。”魏应路说。

一期的7处闲置房经改造后,已被打造成别具一格的民宿休闲点;二期的10多处闲置房也正忙于前期施工阶段。据了解,自年8月动工以来,民宿管理公司已对13户农户的闲置房进行了改造,改造面积余平方米。

“我们村的这些破旧房竟能带来租金,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嫁到何家坞已有30多年的村民黄春燕说,从未想过祖传的破旧泥墙房,竟也有赚钱的一天。紧挨着她家的村民华先生,其祖传的那幢闲置多年的旧宅刚装修完毕,在去年也签订了20年的合同。

“我们都是在不改变原建筑的基础上,再对闲置房进行内部精装修。那些没屋顶的加屋顶,少墙的打墙加固,但一定遵循原高度、原面积修建。”魏应路表示,这也得到了乡政府相关人员的证实。在符合“一户一宅”的前提下,保持原有建筑的外部风格,对其进行统一修缮后,开发民宿。

闲置房打造成民宿,给村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更让他们住得舒心、安心。“原来我们这里不要说外地游客,就是自村人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个。”黄春燕用“今非昔比”来形容。修缮整治后的危房,安全隐患消除了,再加精心改造,每个民宿点都被打造成“一景”,双休日或节假日,客房爆满的现象已成常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