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辛苦了。我也说谢谢,因为你在为这个国家做个很辛苦的医生。你上厕所摔疼的医院上班。”“又坚强又勇敢。你是我的好妈妈,妈妈等你下次回来,我就给你个拥抱和亲嘴……”。听着手机语音留言里传来5岁儿子小年糕的童言稚语,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感染科护士长金秋红又欣慰又难过。从1月24日大年三十开始,金秋红一直奔波忙碌在抗疫一线,没回过家。正月十五那天,儿子要被爷爷奶奶带回乡下,实在太想妈妈了,医院里来和妈妈告个别。远远地,隔着车窗,儿子懂事地对妈妈说:“妈妈再见!你要注意身体,不要被感染,你会胜利的,给你加油!”话未说完,小家伙哭了,金秋红心里也酸酸的。
为了保护家人,只能隔着车窗道一声爱
82年出生的金秋红,有两个孩子,大宝10多岁,二宝才5岁,为了工作,她把两个孩子,一个送婆家,一个送娘家。
翻开金秋红的朋友圈,简短的片言只语后面,可以看出她的疲累,而同事们看到了都会在后面跟一句暖心的留言,都是心疼她的辛苦。许多同事说,要说疫情开始后一线最忙碌的护士长是谁?非金秋红莫属。
在业内,护士长往往被人戏称为“管家婆”,科室的事务往往是事无巨细由护士长出面的较多。从1月19日下午,打响疫情防控第一枪开始,金秋红就进入了“全能型管家婆”模式。
从1月20日到1月31日可以说是整个防疫战最艰苦最繁忙的阶段。根据防控要求,感染科的2层、3层病房腾空收治医学观察病人,一楼的发热门诊要实行三班倒24小时全天候,而留给感染科应急处理的时间很短很短。接到任务,金秋红没有一句怨言,和科主任肖招英一起带领医护,马不停蹄地解释、疏散、帮助办理转科、出院手续。腾空后的感染楼就成了嵊州市抗疫一线的主阵地。围绕这个主阵地的所有布局、流程、人员、物资一一展开。
上面千条线,都要一根根的落实,而金秋红就成了这个布线的轴心人物:协调总务科领用并申购各种必需物资,包括镜子、水溶袋、工作衣裤等等;协调设备科购买必需仪器,如紫外线灯、耳温仪等;协调应急办调用紧急防护物资;协调信息科安装病房门禁系统和连续体温监测系统,安装发热门诊进行分诊系统,并加强发热门诊护士的培训;协调保卫科增派保安人员对病房、发热门诊维护秩序;协调宣传中心制作各类导引的标识标牌;协调保健科,对护士进行核酸采样的培训,完成填写和上报等流程;协调医务科落实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流行病学史患者就诊数据上报,实时更新传达防控救治措施文件、就诊流程等。配合药房、检验、放射进驻发热门诊做好对接与沟通工作。在护理部、院感科指导下制定新冠期病区、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制定护理常规;梳理工作职责,并培训到每位护士;人员调动频繁,动态排班;对支援护士进行培训;为支援武汉护士准备防护物资及生活用品;协调保洁人员实行三班制,展开相关消毒隔离制度的培训,督查措施落实情况等等。
“流程、人员、仪器、物资哪一样都需要她亲力亲为,金秋红也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大的事情,而她桩桩件件都处理的妥妥帖帖,实在太不简单了。”同科室的资深护士王小君钦佩地说。
“护士长,慰问的牛奶送来了,放哪儿?”“护士长,谁去购买生活用品?”“护士长,关于电梯的消毒问题我还不清楚,你能再跟我讲一下吗?”“护士长——”“来了!”一听到呼唤,金秋红就本能地应了一声。忙得分身乏术时金秋红恨不得自己真如孙猴子会72变。
几乎是连轴转,每天忙到接近午夜,只能抓紧碎片时间休息,整个嗓子都嘶哑得发不出声,人也整整瘦了一大圈。实在太累了,她会在工作群上留言:“我先休息一下,有事请联系xxx。”但事实上,她根本脱身不得,电话一直不断。“我本来和她一起值班室休息的,后来我逃了,因为金秋红的电话是一刻也不停的,根本无法休息。”王小君说。
除了忙和累,还有一份是不能言说的压力。众所周知,感染科是疫情的前沿阵地,每天面对的都是可疑的发热病人,潜在的风险始终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说实在的,说没有压力,没有担心是假的。”金秋红说。但是大家眼里的金秋红始终是强大的,她像个女汉子一样风风火火地扛起了感染科这个“家”。
犹记得,2月8日的那个确诊病人。医院第一个确诊病人,2月7日晚上21点,病人来发热门诊就诊,得知其来自武汉疫区,按发热门诊的流程做后发现肺部感染明显,高热39.9℃,不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肺炎。2月8日,该病人核酸检测阳性,确诊!大家一颗心立马提起来。本来休息着的金秋红看到工作群发上这个信息,立即说:“你们别慌,保持镇静,我来了!”金秋红立即穿起防护服,身先士卒进入病房处理,从病人确诊再到上救护车转运,一系列的流程,为了避免别的同事接触,金秋红又是自己冲在了前面。“每个班头都排了责任护士,每个人都经过一系列培训,金秋红完全可以不进去的,但她将危险留给了自己。”护理部主任张小钗感慨地说。
当医院接到派员组建浙江省第二批应急医疗队的任务后,金秋红第一个报了名。这是嵊州市的第一批援鄂人员,医院最后综合考虑后选派感染科的胡嘉宁和徐柯英以及ICU陈秀萍3位优秀护士出征。金秋红这个劳心的“管家婆”,又马上协调科内工作,忙碌着为她们准备N95口罩等必要的个人防护物品和生活用品,送他们上“前线”。操心完这些,出征护士家人又成了金秋红心头的牵挂,为了“前线”的姐妹更安心,金秋红又管起了姐妹们的“家事”,家里老人的身体,孩子的学习情况如何?有没有欠缺些什么?点滴都挂在金秋红的心头。金秋红的忙和累,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她自己却说:“让我说有什么事迹来真拿不出,再说了,这都是身为医务工作者觉得应该的,何况我在感染科这个岗位上更加有责任。”
“妈妈,你还好吧,你没去武汉吧。哦,那我就放心了。”有一次,深夜12点,金秋红接到儿子小年糕电话,听到儿子满心的担忧,知道小家伙这么长时间没看到妈妈,一定是想念得紧了。“我现在只盼着疫情早点过去,出征的人员早日平安归来,我们也可以早日回家看看家人和孩子。”金秋红满脸祈盼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