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嵊州市中医院剡韵杏林志愿者上门解难题 [复制链接]

1#

家住嵊州市龙会路83岁的张大伯,因患脑梗瘫痪在床,平日在老伴朱阿姨的精心照料下,靠鼻饲管补充营养。而前天发生的一幕,差点让病人张大伯被迫“绝食”,这下可急坏了老两口,不知所措之时,医院神经内科的两位“剡韵杏林”志愿者出手相助。

12月25日下午4时左右,心急如焚的朱医院住院部五楼,“我老伴的鼻饲管不慎被拔出了,医院可否帮我们去插一下?”更换鼻饲管,因需考虑到病人的各项指标,社区卫生院没有能力更换,医院一般又没有提供上门出诊服务,因此让老人进退两难。朱阿姨的这一幕,被刚去病房忙碌、途经的神经内科护士长马丽娜偶遇,望着朱阿姨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她便上前安慰朱阿姨:“请你留一下电话、地址,待下班后,我会主动联系你。”

就这样一句简单的承诺,让朱阿姨的心吃上了一颗定心丸。回到家,朱阿姨才想到刚刚那个让她留下电话的护士,甭说她的联系电话,甚至连她的名字也不知道。5点40分,朱阿姨的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清脆又可亲的声音:“阿姨,在家吧?我们下班了,那我们过来给大伯插新的鼻饲管。”

此时,天已漆黑一片,还下着毛毛细雨。没过多久,两位身穿“剡韵杏林”志愿服的人出现在张大伯的床边。进门后,清洁、更换……娴熟的技术,短短的几分钟,一次插管成功,张大伯几乎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待完事后,朱阿姨方才获悉她俩的大名,原来是护士长马丽娜和护士应文苹。更换好鼻饲管后,马丽娜又特意嘱咐、传授朱阿姨相关护理知识。随后,两人未喝上一口水,就匆匆地消失在夜幕中。

此次事件,让朱阿姨打心里感谢她们,当晚就特意致电本端。当记者联系马丽娜时,她刚好到家,还未来得及吃晚饭……采访后才获悉,当她在为张大伯换鼻饲管的时候,家里患流感的女儿正急盼着她回家照料。

“我们‘剡韵杏林’志愿团队有多人,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长期为需要的人提供服务。更何况这些技术,对我们来说都是举手之劳,应该的。”马丽娜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