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金汉青通讯员陈瑜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近日天气阴晴不定,连续多日的降雨加上降温,让很多市民都出现了头疼脑热等症状,大部分人选择自己用药而不是及时就医。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感冒药有时候也会危及人的性命!一个月前,嵊州的袁先生(化名)得了“感冒”,出现发热后,他自行服用了感冒药。服用后,袁先生出现了食欲不振、恶心等不适感。袁先生一开始以为是感冒加重,赶到卫生院输液“左氧氟沙星针”以求缓解症状。谁知,袁先生的不适感非但没有好转,还出现了呕吐、腹胀,不仅小便变黄,甚至连皮肤都变黄了。袁先生这才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就诊。
经检测,医生发现袁先生的肝功能发现转氨酶、黄疸明显升高,病情加重,随即将他收入住院。经过询问,医生发现袁先生是一名慢乙肝携带者。在初步诊断后,医生发现袁先生处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重症倾向,于是当即给予了护肝、退黄、抗病毒、营养支持等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
医生再次追问袁先生的病史,得知他曾自行服用过感冒药。这类感冒药中含有“乙酰氨基酚”,而这种成分容易加重肝功能损伤。该院感染科组织科室经过讨论,考虑到病人病情进展快,出现急性肝衰竭,医院感染科专家进行会诊。考虑单靠药物不能控制肝脏坏死,最终决定先医院进行人工肝治疗,在做了3次的人工肝后,袁先生病情才得到控制,脱离了生命危险,黄疸及谷丙转氨酶等指标开始缓缓降下。目前,袁先生仍在住院恢复治疗。
为什么人人都吃的感冒药,会让袁先生出现这么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呢?医院感染科的肖招英主任解释到,目前的大部分的感冒药都含有乙酰氨基酚这一成分,它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退烧。但是肝病患者却会因为服用含有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肝功能衰竭。对于肝病患者患感冒时,建议服用不含乙酰氨基酚成分的中成药。此外,切不可盲目服用民间的土草药,因为药理及剂量不明的草药也可能引起肝脏损伤,甚至危害到性命。肖主任提醒大家,肝在于养,平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不要熬夜、更不要酗酒。在生病用药时,千万不可自己盲目用药,一定要以医生的指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