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能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刚刚过去的年,嵊州市各乡镇(街道)纪委、监察办自办案件数同比上升72.4%,检举控告量同比下降21.5%。
“一升一降”的数据,体现的是年以来,嵊州市以聚力提升基层监督能力和治理效能为目标,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枫桥式”监察办创建活动所取得的成效。“我们紧盯信访总量下降和基层自办案件数上升这两点,坚持用‘小支点撬动监督大杠杆、用小监督撬动基层大治理’,全面推进‘枫桥式’监察办的创建。”嵊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徐善斌介绍说,去年嵊州市各乡镇(街道)纪委、监察办共立案件,其中自办案件49件,为年的1.6倍多。
在监督执纪中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北漳村支书黄某通过提高工程单价的方式,非法侵占村集体资金,金额高达数万元。”日前,金庭镇纪委、监察办从不同的信息源收到同一条举报线索。
有线索就得重视。但根据实际情况,在多次问询当事人、翻阅账册、调取资料后,该案件仍“无事实依据”。但当金庭镇纪委、监察办将这一调查结果告知信访人时,信访人的态度却是异常激烈,“我以党性担保,他一定是拿了不该拿的钱!”
一边是查无实证,另一边是激烈指认。于是,金庭镇纪委、监察办向嵊州市纪委市监委提出申请,与市纪委市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的业务骨干组成片区协作工作组。经过4轮集体会商,制定对关键环节、关键人员各个击破的策略,案件调查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核查,确定黄某某在年11月至年1月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非法侵占村集体资金1.8万元,并违规收受他人财物。年6月,黄某某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长期以来,一些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在监督执纪中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监督执纪偏软偏松的问题,“枫桥式”监察办的创建为基层纪委、监察办打破了部分干部的顾虑。“把基层自办案件作为衡量创建成效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丰富了监督路径,前移了监督探头,不但镇村两级设置了网格化监察信息员,也落实了片区协作模式,为我们切实破解同级监督难和‘熟人社会’监督难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经过这一案件的办理,镇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王国良感触颇多。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强化监督执纪,是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嵊州市崇仁镇南村党总支原书记裘某虽然一度带领本村村民发展集体经济,但后来禁不住诱惑,在村印章上动起了歪脑筋,最终越过法律红线,沦为阶下囚。
年,村内来了个开发商,计划开发房产,但看中的土地是工地用地。“土地性质变更相关的审批手续需要村里盖章同意,我可以从中做做文章”,抱着这样的想法,裘某一直以种种理由推脱拒绝盖章。最后迫于无奈的开发商答应给其该项目的14%干股作为回报,裘某这才在审批书上盖上了公章。此后,因政策调整,该块土地暂时无法变更土地性质,房地产开发项目搁浅了,拿不到钱的裘某这下坐不住了,以退股为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从开发商处索要了60万元。至此,裘江不出一分钱,仅凭一颗村级公章就非法获得一笔巨款。
尝到“甜头”的裘江并未就此收手,年3月份的时候,他得知一名温州商人想要在村里租赁一处房子用于开超市,便穿针引线当起了中介,同样利用自己担任村干部的职务之便,变相收受了好处费45万元。
崇仁是嵊州的五大集镇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稳居全市前列,早些年素有“小上海”之称。但前些年,由于农村基层治理有所弱化,信访局高不下,影响了投资环境。
“投资商的减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崇仁镇的营商环境有待加强。”镇相关负责人分析说,经过裘某案的办理,崇仁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正慢慢恢复,前来踏看地块、商讨投资事宜的客商络绎不绝,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崇仁镇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为民解忧中破解信访难题
嵊州市甘霖镇孙屋村做了工程,但小工工资一直没发放到位。这引得村民大为不满,大伙纷纷来到镇里,找到了镇纪委副书记、监察办副主任黄海,非得让他评评理,“去年的钱到现在还没发,找村书记说是镇里不让发,找镇里说是村里程序不合法。再不行,我们只能去找市里了。”
听了大家一通说,黄海判断到,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一方面不发工资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这事再闹下去,搞不好就成了群访事件。”
于是,甘霖镇纪委对孙屋村党支部书记兼经济合作社董事长金某进行调查谈话,向参与工程分段负责的几位村民小组长、施工单位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并查阅相关会议纪要,迅速查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具体组织实施孙屋村的环村道路硬化工程过程中,时为党支部临时负责人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的金某觉得时间紧、任务重,便不顾该工程款远超允许村级自行组织施工的10万元限额,未经招投标程序,以“清工”方式自行组织施工。而这样的程序是违规的,镇“三资”服务管理中心自然无法正常结算这笔工程款。
问题找到了,接下来就要抓紧解决。镇纪委认真查找相关依据,发现该工程虽未经招投标,但未存在质量问题和干部以权谋私行为。于是,通过纪委调查处理人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议、镇职能线办同意等程序解决了这一难题,村民如愿领到了他们的劳动所得。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作为“民情日记”的发源地,嵊州市在创建“枫桥式”监察办过程中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基本出发点,面对群众的期盼和诉求,始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全心投入为民解忧。
喝水问题是群众最大的民生之一。今年以来,谷来镇纪委监察办把农村饮用水达标提升工程纳入政治监督清单,发挥村级监察联络站“家门口的监督哨”作用,开展镇村联动式政治监督。
“全镇最大的东湖水厂既然建在了护国岭村,作为护国岭的村监会主任和监察联络站站长,我必须把这个水厂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村监会主任蒋裕明在水厂建造之初就根据工作任务制定了监督工作方案,并不定期开展实地督查。
东湖水厂工程是谷来镇今年重点工程和最大的民生工程。该水厂也是该镇最大的供水厂,设计规模吨/日。水厂建设涉及新的7个行政村,路线长,施工难度大,政策处理复杂。为此前期镇纪委督促线办专门成立了政策处理工作攻坚小组。做到有问题第一时间上门处理,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从工程开工到现在攻坚小组共解决矛盾30多起,克服施工技术难题11个。同时督促有关线办出台了统一政策处理标准,形成会议纪要,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截至目前东湖水厂总进度为95%,村民的喝水问题即将得到有效解决。
数据显示,在各乡镇(街道)纪委、监察办的“温情攻势”下,群众“信上不信下”的观念在不知不觉间有了很大的转变。年,嵊州市信访举报总量、检举控告数量、反映农村党员干部数量较上年分别下降36.7%、34.01%和32.52%,初信初访同比下降16.4%,重信重访举报同比下降52.8%。
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基层治理
探索打造“枫桥式”监察办,既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学运用“枫桥经验”,进一步打通正风肃纪反腐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以高水平监督保障高水平治理的目标,推动纪检监察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创建中,嵊州市坚持以“四化建设”为牵引,“软硬并重”变愿景为实景。在标准化场所建设过程中,还鼓励各监察办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深挖阵地内涵。如石璜镇监察办专门在办公区域设立“民情日记”展馆,诠释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谋利于民的工作理念。
一系列预防机制体制,也渐渐营造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氛围。嵊州市建立的“一案五必须”制度,明确每起党纪政务重处分或其他典型案件必须进行案件通报、查摆剖析、警示教育、整改建制、回访督促,切实做到查处一起、警示一批、震慑一片,已组织余名村党员干部开展庭审旁听3期。及时接好“天线”,打好警示教育“补丁”,比如针对今年村级换届选举特点,各监察办提前介入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暨选风选纪教育,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编发警示案例等形式拉紧村干部纪法之弦。
“接下来,我们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监察办改革探索先行先试作用,确保各项政策出台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也将把提高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作为创新切入点,充分运用网络技术走好群众路线,既让网络成为基层监督的重要平台,也让其成为维系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梁。”徐善斌表示,嵊州市将坚持把探索打造“枫桥式”监察办作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深化发展的主要抓手,通过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内生动力。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