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揭牌仪式
9月17日,浙江省首个镇级社会矛盾纠纷综合预防中心在绍兴嵊州市金庭镇正式揭牌,绍兴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唐学兵,嵊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裘建勇,绍兴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坚参加仪式。
直击现场
图|现场参观
社会矛盾纠纷综合预防中心是什么?
社会矛盾纠纷综合预防中心设立在矛调中心,是在党委领导下,由相关职能部门、政法单位基层站所庭、矛盾多发领域的行业部门等成员组成的源头治理和平安建设的共同体。
嵊州法院找准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基本点”,创新推动预防中心的设立,通过分析、研究、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普遍性问题,进行重大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实施普法宣传,对重点问题进行调研,对重大案件进行分析,通过督办考评开展无讼无访村创建等实现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功能。
打造“三个环节”“三大机制”创新矛调中心运行模式
图|金庭镇矛调中心运行示意图
嵊州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金庭镇矛调中心打造“三个环节”“三大机制”,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多元化解、人民法庭“立审执破”各环节一体推进,是创新矛调中心运行机制的重要实践。
三个环节:预防在先、多元解纷为主、诉讼断后
三大机制:预防中心聚焦纠纷研判预防、“浙江解纷码+调共体”进行多元解纷、人民法庭“立审执破”一体化办案机制负责定分止争,形成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闭环。
“共享法庭”数字赋能贯穿全流程:人民法庭以数字化应用场景“共享法庭”为载体,发挥六项预防职能和五项解纷职能,为两级矛调中心运行提供司法支撑,助力夯实基层治理法治基石。
预防中心——预防在先
黄泽法庭积极参与预防中心工作,承担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分析研判,重点问题调研指导、重大影响案件会商、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等职能,进一步将解纷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形成。
“解纷码+调共体”——多元解纷
通过整合信访、司法、行业单位、社会力量等各类解纷资源,根据预防中心指令,开展联合调解、委派调解等工作,使大量的、潜在的可能进入诉讼程序的纠纷能在诉前得到有效化解。依托“浙江解纷码”开展诉前纠纷的前端识别、引导流转,将案件分流至镇村两级“调共体”诉前调解,健全完善递进式分层过滤纠纷化解模式。
人民法庭“立审执破”一体化机制——
定分止争
黄泽法庭通过建强“一体化”工作团队、创设“一条龙”工作模式、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等措施,打通“立审执破”等环节的壁垒,通过整体研判,提出最优最高效的矛盾化解方案。
典型案例
甬金铁路是省重点工程,年开始施工后,因施工、征地等引起的纠纷较多。金庭镇矛调中心了解到情况后,会同黄泽法庭等成员单位,启动了涉诉涉访风险评估程序,对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行了全面摸排、梳理,决定组建由镇综治办、黄泽法庭、金庭派出所、金庭司法所等部门组成的项目化“调共体”,系统推进矛盾排查、类案溯源、源头预防、联动化解、督促履行等预防、解纷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黄泽法庭通过“线上+线下”全流程指导和参与调解,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防范潜在纠纷涌现,施工方中铁十四局指定专人配合协助“调共体”开展工作。
年底,中铁施工过程中,因放炮操作失误,造成周边大量房屋损毁。中铁项目“调共体”了解情况后,立即前往现场查看协调。经调查,发现有多户村民房屋不同程度受损。预防中心风险评估后认为,多户村民生活受影响,大批量系列案件可能一触即发。黄泽法庭对多个案件进入诉讼的法律风险提出意见,认为进入诉讼程序将产生大量鉴定费、评估费、诉讼费、律师费等额外支出,且司法鉴定和评估时间较长,影响重点工程施工进程,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建议由“调共体”组织进行诉前化解,法庭在调解过程中提供指导、普法、答疑等工作。随后,“调共体”调解团队组织中铁十四局代表进行调解。法官通过“羲之云法庭”视频连线受损村民和中铁代表,从专业角度提出意见、在线答疑,为调解方案的达成奠定基础,并制定整体解决的方案,成功避免余起纠纷进入诉讼程序。
-END-
来源:嵊州法院
初心未改
虽远不怠
原标题:《浙江首个!嵊州金庭镇社会矛盾纠纷综合预防中心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