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越剧诞生起,嵊州始终与越剧深情地相拥,将越剧唱到大江南北,书写一段段“越家”传奇。越剧是越乡文化的品牌,也是浙江文化的特色和亮点。
4月20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人民*协报、中国旅游报等10家中央级、国家级媒体到嵊州市,参观嵊州越剧博物馆与越剧艺术院校等地,与当地越剧文化亲密接触。
紧接着,十大央媒倾力发表嵊州越剧的相关报道!全国各地都在感受越剧的妙音流转和唯美动听。赶紧来看看。
CCTV-13
4月26日,中央电视台CCTV13朝闻天下栏目播出《探访越剧发源地:从娃娃抓起童声越韵唱古诗》的报道。
新华社
4月21日,新华社推出一组《浙江嵊州:传承起剧焕发光彩》的图片新闻报道。
人民日报
5月4日,人民日报第19版用二分之一的版面报道《越剧:薪火相传续生机》,该报道指出:招生困难、后继乏人、演员流失、观众萎缩、演出不足…在不少地方戏面临传承危机和生存危机的今天,在越剧的诞生地浙江省嵊州市,越剧艺术却不愁没人学、不愁没人听,全市国有民营一共多个越剧团大都活得有滋有味,一派生机勃勃。
光明日报
5月3日,光明日报推出《这里,越剧之花开得热烈奔放——越剧传承的嵊州实践》的报道。
中国文化报
4月7日,中国文化报头版推出《百年越剧如何不断“粉”》的报道。
5月4日,中国文化报又头版头条推出《到嵊州,越剧的寻根之旅》的报道,全面解读嵊州市对越剧的守本、传承与发展。
人民*协报
5月2日,人民*协报用整整一个专版报道了嵊州越剧。该报道指出,越剧,江南文化孕育的明珠,充满典雅灵秀之气,以其柔美婉转的唱腔和精致秀丽的扮相,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有着继京剧之后的第二国剧之称。随着越剧表演大师范瑞娟、徐玉兰相继离去,留下永远的舞台经典供人追忆。该文全面解读有梨园一枝瑰丽花朵之称的越剧艺术在浙江嵊州的传承和发展。
央广网
4月29日,央广网推出《中国越剧发祥地嵊州打造越剧传承发展示范区》的报道,嵊州正通过越剧+互联网、越剧小镇建设、开办“空中课堂”、举办“戏迷大会”、组织巡回演出等多种形式,不断创新,加快建设省级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全国越剧戏迷朝圣地和全国越剧传承发展示范区。
4月29日,央广网中国之声推出《“越剧进校园”嵊州探索传承发展越剧特色文化》的报道。
中国旅游报、中国艺术报
中国旅游报、中国艺术报等媒体也纷纷推出大篇幅报道。
短短多年时间,越剧就发展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和“文革”以后到90年代这段时间,全国有个越剧团,浙江省有70多个越剧团,几乎每个县市都有。一直以来,嵊州全市上下全心全意致力于越剧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在*策扶持、保护越剧史迹、打造越剧朝圣地、做大做活越剧文化产业等方面不遗余力。
来源:嵊州新闻
??????????????????????????
社区
在这里您可以随时和几十万社友一起讨论民生、情感、美食、亲子、户外、八卦、婚姻等生活话题。你帮我,我帮你,同城互助力量大,有万能的社友来帮您,参与其中,其乐融融。
嵊州社区商务合作
点击看社友们怎么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