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嵊州市人民*府联合中国电信浙江公司、浙江日报浙视频共同开启“诗路越韵·品味嵊州”暨中国电信5G点亮诗画浙江首场直播活动。
活动在嵊州越剧小镇拉开。“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有着“万年文化小*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之称的嵊州从秦汉至今已有多年,时间蕴育了秀美风光,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最具城市风格代表的嵊州小吃也承载了几千年传统文化,俘获了从古到今的一代代人的记忆。现场,浙视频主播周莎莎牵手嵊州市人民*府副市长余丹化身双主播,带网友一起走进越剧小镇,畅游嵊州,赏诗路越韵,品传统小吃。
余丹副市长热情邀请浙视频主播莎莎品尝极具特色的传统嵊州小吃
漫步在越剧小镇,耳畔是婉转悦耳的越剧唱段。作为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几乎处处都有越音,人人都会唱上几句越剧。循声走进小镇戏迷馆,越剧老师正在教戏迷学戏,一段《红楼梦》选段唱得温婉动人。双主播来了兴致,一边观摩一边跟着哼唱,余丹还兴致勃勃地与老师一起搭档,来了一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在古色古香的越剧古戏楼,两人又近距离接触了嵊州越剧史,嵊州”越剧十姐妹“的故事,还聆听了一折越剧经典折子戏——《十八相送》。
在越剧小镇古戏台和网友一道共赏传统越剧十八相送选段
邂逅完越剧,转角处跨进非遗馆,据副市长余丹介绍,竹编、泥塑、根雕、紫砂……嵊州共有96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古城正掀起当下的非遗热潮。一对父女,正在创作竹编作品,女儿作为90后,去年回到嵊州传承父亲手艺,双主播好奇地打听了竹编的特色,工艺与制作过程,在嵊州,除了竹编,根雕也是一大非遗,在根雕馆,双主播见识到很多根雕作品,集天然与雕刻浑然一体,巧夺天工。根雕大师周扬正在一旁创造根雕“唐诗之路”作品,将用几百件根雕作品组合成大型“唐诗之路”作品,在越剧小镇展出。
在剡溪茶社,主播们闻到一股茶香,作为了不起的“中国茶叶之乡”,嵊州茶叶源于汉晋,已有多年产茶历史。嵊州的越乡龙井与前冈辉白,作为两大茶叶品牌,蜚声内外,在茶艺师的手中,一杯杯清香扑鼻而来。
皮薄、肉多、汁鲜主打的“小笼包”,笋干、肉丝、雪菜为辅料的“炒榨面”,嫩豆腐、腌咸菜、蛋花为辅料的“炒年糕”……赏心悦目完,两位主播“饥肠辘辘”,闻着香味追寻以这“三宝”为代表的嵊州小吃。主播余市长介绍,嵊州小吃是嵊州千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用味道描绘了一幅独特的嵊州风物地图,也造福了许许多多的嵊州人。余市长还现场发出邀请,以嵊州小吃为引,以山水风光为媒,诚邀四海嘉宾来到嵊州一起品小吃、鉴香茗、行诗路、赏越剧,尽情尽兴体验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农副特产、美食美景、人文底蕴……
在短短一个小时的第一阶段直播中,两位主播来了一趟“美目又美味”的嵊州文旅之旅,领略风景人文,感受舌尖之悦。
浙视频主播莎莎品尝嵊州三宝之一的小笼包
“虽然我叫余丹,但希望整场直播不余一单。”中午12点,第二阶段直播正式开始——双主播为嵊州直播卖货,两位主播瞬间以“有余丹、秒莎无余单”的组合出道,为嵊州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吆喝呐喊。
这是“85后”副市长余丹的直播“带货首秀”。此前,她曾走进越乡龙井的直播现场,这一回自己“带货”也很有主播范儿,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特色小吃有机融合起来。“嵊州小笼包、剡溪年糕、手工榨面、越乡龙井、前岗辉白、水果玉米……不仅好吃又有故事,买它买它买它!”。
直播短短1小时50分钟,余丹副市长带货文旅服务、地方特产19项,当场秒光12项,吸引最高1.2万人同时在线,总共10万人次场观直播,完美宣传了嵊州小吃的特色和优势。
余丹副市长带着多份总价值2万多元的福利来到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