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普林 https://m.39.net/disease/a_9404732.html监测
消毒
欧晓阳,中共党员,年毕业于厦门大学预防医学本科,先后在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卫生监测、病媒生物监测等多个岗位上工作,目前在嵊州市疾控中心改水与消杀科担任副科长职务。积极开展“利奇马”台风灾后防病处置、登革热疫情防控、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等,其中灾后防病故事被人民日报、浙江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并受到省市等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
灾后防病的最美逆行者
年8月初的超强台风“利奇马”使嵊州市多地受灾严重,灾区现场一片狼藉,急需开展灾后防病工作。台风撤离的当天一早,欧晓阳就来到了受灾地区对垃圾集中地、公共厕所等脏乱差的地方进行消杀指导。8月的嵊州,酷暑难当,欧晓阳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背着30多斤的消毒喷雾器,忍受着浓烈的漂白粉味道在村中每个角落进行消杀……还不时对受灾村及卫生院的同志进行消杀技术指导,再三叮嘱他们要做好防护,科学消杀,不留死角。
结束了一天的消杀工作,刚到家的欧晓阳在得知市里有一建筑工地的工人宿舍被淹,二话不说就背上喷雾器直奔现场,再次开展应急消杀工作。一位工人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我们晚上可以睡个踏实觉了,真是太感谢了”。忙完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没来得及吃午饭和晚饭的他,随手抓起桌上吃剩的面包啃了两口,又投入到当天总结报告的撰写当中。
“明天有明天的工作,当天的报告必须当天完成。”欧晓阳说,他十分敬佩到临海参与救援的前皮划艇世界冠军许亚萍,也希望自己能像她一样,将自己的所学变为所用,做好受灾地区的消杀工作,为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尽一份心力,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从8月11日开始到8月16日,欧晓阳连续作业了整整6天,回到办公室后还要将每天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期间他没和家人一起吃过一顿饭,饿了顶多就是啃点面包,喝两口水,就匆忙解决一餐。直至消杀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在领导的再三要求下,他才终于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吃了顿饭。他是疾控的一员,也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但在大灾面前,他用实际行动,信守“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承诺,释放疾控小人物的大爱情怀。
灭蚊战场的排雷尖兵
登革热是由伊蚊(花蚊子)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去年全省登革热疫情高发,嵊州市防控形势也极为严峻,7月份起已发现多例输入性病例。每一起病例发现后都需要立即围绕疫点开展三天一次的应急监测。即便发生在休息时间,接到电话的欧晓阳都是二话不说,带上装备直奔现场。无论是烈日骄阳还是刮风下雨,都留下过他忙碌的踪迹,原本白皙的皮肤早已晒得黝黑,应急监测服上的盐霜证明了曾经辉煌的战绩,低头,仔细观察积水中有无伊蚊幼虫,抬头,向周边居民详细讲解登革热的防控要点及蚊虫的生长环境。就是在这数以千次的低头与抬头中筑起了我市登革热防控的坚实壁垒。
作为单位中的青春力量,欧晓阳每天的工作就是深入那些最脏、最乱、最差的地方,甚至还要冒着随时被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在每年病媒生物孳生和繁衍的高发季节,基本上也是他最忙碌的时期,走街穿巷,查看盆罐,进行蚊密度监测;投放饵料,布置诱笼,进行蝇密度监测;投放鼠夹,摆放粘纸,进行鼠和蟑密度监测;镊子抓捕,白布拖动,进行蜱虫密度监测。
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坦荡为人、真诚服务,立足岗位、踏实工作”,这是放在他办公桌上的党员承诺,也是他作为党员的一份初心。由于工作关系,要经常与防疫科一起参与疫情应急处置,说起欧晓阳,科长沈钰钢不禁赞叹道:“他工作太拼了,每次一接到指令就马上直奔现场,经常忙得饭都忘记吃,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更是家常便饭,简直是个拼命三郎......”而这已经成了他的工作常态。经常有人问他:“你的工作这么忙这么拼,却总是做无名英雄,甚至很多人不了解不理解,你难道不会觉得辛苦和气馁吗?”每每听到此,欧晓阳总是淡淡地说道:“这些工作我不做一样有别人来做,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对得起这份初心。”平日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单位组织的每一次活动,都有他的身影。自参加工作以来,每年他都会以无偿献血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生日,工作了几年,他便坚持了几年。
公行天下为民忧,共祛病患无所求,卫戍健康扶社稷,生命护航志不休。他是防病救灾的最美逆行者,是灭蚊战场的排雷尖兵,也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欧晓阳用汗水为全市的卫生健康事业谱写了一曲无悔的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