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www.bdfyy999.com/《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嵊州市将坚持城市创建与功能转型相结合,城市文化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彰显城市新魅力。同时,将继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如何坚持产城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参加这次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聚焦这一问题,根据工作内容和所思所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嵊州市人大代表郑永全:多措并举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郑永全(嵊州市人大代表、静脉产业园指挥部副指挥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而我们的静脉产业园,特别是其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对嵊州市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有着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嵊州市的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没有对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理,占用了大量土地。而静脉产业园建成后,嵊州市的垃圾处理将迎来历史性变革,尽可能地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但在静脉产业园建成之前,我们应该从现在就开始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首先是要抓源头,建议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大力推行绿色消费的理念,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建设,做到可用的再利用,不可用的实现无害化处置;第二要抓监管,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污染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对于污染明显、群众反映强烈、环保措施不达标的企业予以处罚、整改和取缔,对于违规排放的企业要依法给予处罚,并对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形成强大震慑;第三要创新宣传方式,深入宣传引导,把政府引导变为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行动,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
嵊州市人大代表楼美芳:优化完善农业经济开发区发展空间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
(嵊州市人大代表、崇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现代农业“”工程,其中又特别提到了要加快建设嵊州(崇仁)农业经济开发区的内容,这对我们崇仁镇接下来的工作来说,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
崇仁镇作为中部现代农业综合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粮油、蚕桑、竹笋、茶叶、蔬菜五大传统产业基础雄厚,农业产业发展已成规模,农业经济开发区也由此应运而生。建成后的农业经济开发区,将是一个集可跟踪追溯的绿色农业生产体系+统筹生产、加工、研发、示范、服务等多功能的新型科技+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快速物流的农产品产业园。
但该开发区建设项目要加快推进,我认为仅依靠属地乡镇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市级层面完善领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独立运转、封闭运作,负责农业开发区建设具体日常工作。同时,要抓好规划编制工作,与市级各个专项规划如乡村振兴、旅游产业、交通、电力电信、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分等专项规划编制同拍,与集镇总规、村庄规划编制同步。其次,要强化要素保障,除了要保证土地指标,还应保证包括水、电、路、网络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第三,农业项目投资大经济回报小,但带来的社会效应较大,我们应该出台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保证该开发区的活力,以此来带动更多百姓致富。我认为,只有积极优化完善发展空间,才能将农业经济开发区真正打造成崇仁镇乃至我市乡村振兴的新高地。
嵊州市政协委员王科英:建立美丽农村公路长效管养机制
王科英(嵊州市政协委员、鹿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年嵊州市规划提升改造农村公路公里以上,全面完成农村道路三年提升计划。但我认为农村道路在完成提升改造的基础上,应建立一个长效管养保障机制,确保我市美丽农村公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年,嵊州市启动农村道路提升改造三年计划,规划到年完成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公里以上,目前,嵊州市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大半,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却远远跟不上建设改造的步伐,出现了养护资金缺乏保障、农村道路路政管理有待提高以及乡道、村道公路养护技术不专业等问题。
而要解决以上问题,我认为只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将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首先应采用多元化筹资的形式,来形成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农路养护资金能及时到位;其次,要完善农村公路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公路养护的管理主体,并建立公路养护和管理考核机制,有效提升公路规范化养护、制度化管理;同时,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积极探索乡道村道公路的专业化养护工作,逐步实现农村公路专业化、市场化养护的目标。只有这样,我市的美丽农村公路才能让村民有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嵊州市政协委员刘永江:经济文化两手抓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刘永江(嵊州市政协委员、下王镇上店村村务领导小组副组长)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嵊州市将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20个,这对我们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不仅仅是要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出当地文化资源,结合自然资源,发展美丽经济。
日前,十八都江(下王段)被评为年浙江省“美丽河湖”,我们上店村作为十八都江上游的美丽乡村,要积极利用好这一资源,挖掘相关的旅游资源来吸引更多人。让村民们把家门口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上店村自然风光清新秀丽,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吸引着不少人来观光旅游,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这部分人能“留下来”。我认为必须进一步结合村里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展示文化内涵与魅力,实现文化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下王镇有较为丰富的“红色文化”,我们要积极利用好这一资源,挖掘更多的“红色”故事,把一个个景点穿点成线,将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到生态旅游产品体系里面,实现“红色搭台、绿色唱戏”,增加红色旅游吸引力。同时,要充分挖掘与红色景区伴生的地方民俗文化,使红色观光和参与体验能有机结合,增加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驻留时长,把文旅融合产业培育成村民增收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