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实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响应的40天里,绍兴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数据化智控、网格化防控、法治化管控齐头并进,经受着社会治理能力的大考。继推出《政府强:风卷红旗过大关》之后,《绍兴日报》今天推出“这‘疫’刻的答卷”系列报道第二篇《社会活:万丈长缨缚苍龙》。
病毒,无影无形,突然袭来。春节,人流车流,高速涌动。
这是一场艰巨、艰难、艰辛的疫情阻击战。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在实施一级响应的40天里,绍兴市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数据化智控、网格化防控、法治化管控齐头并进,激活社会系统免疫力,众志成城奋战疫魔。
2月19日,马卫光在基层检查疫情防控情况时强调,要加强分类智控工作,精准科学防控疫情。张科勇/摄
数据化:亮出战“疫”利剑
运用大数据,科学、精准防控,从一开始,就成为战“疫”利剑。
1月23日,除夕前一天。朱强从湖北武汉自驾回绍兴,人还没进家门,就收到了需接受医学隔离观察的通知。当天,包括朱强在内,名武汉来绍人员陆续收到医学观察通知。
这是大数据的效率和威力。
战“疫”伊始,绍兴成立大数据防控专班,从卫健、公安、大数据局等各条战线抽调精干人员,组建疫情防控最强“数据大脑”。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和各种信息化手段,联防联控、严防严控,打响智能化防控疫情阻击战。
嵊州市三江街道仙湖社区的青年志愿者,手举“请出示健康码”的引导牌。张亮宗/摄
疫情防控,人是最大变量。依托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绍兴排查出联控重点人员信息——全市涉湖北旅居经历的人员信息超过2万人;柯桥轻纺城2.44万经营户中,来自省外的就有0.97万;诸暨市30多万外来人员,从事袜业的就有11万人……明确防控重点,为有效调动人力、物资、隔离点等提供精准参考,将疫情防控、患者治疗等工作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最大限度“切断输入、阻隔扩散”。
疫情来势汹汹,绍兴医疗资源保障到底如何?底数清,才能底气足。7医院,余张隔离留观病床、25个集中隔离场所,26个发热门诊抽调名医疗骨干,集结待命。后补队员——医院临江院区火速开建。临江院区比原计划提前5天建成使用,实现确诊患者集中收治,同时,为医院逐步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加快满足日常诊疗需求赢得时间。
应急物资十分紧缺,如何合理调配?地毯式排查全市医用防护物资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库存及春节开复工等情况。开拓线上线下渠道,争取社会各界支援的同时,对接市外、省外甚至境外应急物资资源。深挖潜能,运用大数据优化生产链,扩大口罩产能,保障防疫供给。如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