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8
浙江新闻客户端
嵊州市农村道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按照省、绍兴市关于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要求,结合全市农村道路实际而实施的一项民生实事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崇高。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道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强谋划,抓统筹,严考核;人大、政协积极听取民声,反映民意,通过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开展专项调研和监督等方式加强对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作的监督、指导;目前,各条线路提升改造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嵊张线建设后
嵊州市农村公路《三年行动》
《三年行动》建设背景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共中央领导多次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建设理念,并将该项工作上升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省、绍兴市政府也对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小蛟线建设改造后
《三年行动》的嵊州谋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按照省、绍兴市关于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要求,年5月,嵊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嵊州市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嵊政办〔〕57号),努力打造“”交通圈,建设全市各乡镇(街道)15分钟内上高速、各镇30分钟内到市区、各乡45分钟内到市区的嵊州经济交通走廊。主要开展平纵设计指标提升、路基路面拼宽、路面大中修及“白改黑”、路基防护排水工程改造、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景观绿化、公交停靠站设施、公路驿站建设等八方面内容。
美丽的温泉大道
《三年行动》工作目标
嵊州市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以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和“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争创为抓手,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水平,改善农村公路的通畅水平,完善农村公路的安全设施为重点,规划到年完成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公里以上,每年完成公里左右,总投资达40.8亿元。突出等外公路消除和低等级公路提升,重点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突出人以上较大自然村断头路联网,重点解决通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通景区、通农业等重点区域,重点解决“通”而不“畅”问题。通过三年行动,切实改善嵊州农村公路现状,构建通达、便捷、经济、安全、舒美的“四好农村路”路网体系,达到路路上等级,村村通公交,镇镇有示范,打造具有嵊州特色的“自然风景走廊”、“科创产业走廊”、“生态富民走廊”、“历史人文走廊”,创建多样化的“美丽公路+”嵊州样板,将农村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若花线建设后
《三年行动》目前工作进度
今年是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的启动之年,目标是完成公里以上改造任务。在今年的项目库中已审查确定实施提升改造的农村道路共80条,总里程.45公里,估算总投资6.64亿元,其中县道13条,.44公里,估算投资4.68亿元,由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乡村道67条,.01公里,估算投资1.96亿元,由属地乡镇(街道)负责实施。
截至目前,所有线路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进场施工,其中16条路线已完成建设,里程42.公里,总体形象进度完成约48%。此外,在项目库以外单独立项建设的农村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建设的1条:小蛟线,里程5.3公里;正在施工3条:问越路二期(3.56公里)、环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美丽公路(12.27公里)、崇仁环镇路(4.73公里),合计20.56公里,均计划在12月15日前完工。
嵊张线
《三年行动》主要工作措施
年的农村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基本属于当年规划、当年立项、当年实施、当年完成项目,面广线长,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全市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一套长效工作机制。
市委强谋划
今年以来,市委高度重视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实施规划,提出了“”交通圈建设目标,为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指明了方向,并在年4月18日召开的第32次市委常委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嵊州市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同时,将该项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工作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市委督考办严格落实督查考核,确保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顺利推进。
政府抓统筹
年3月,嵊州市政府将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列为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5月,出台了《嵊州市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嵊政办〔〕57号),并由市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嵊州市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作领导小组,34个政府部门及乡镇(街道)列为成员单位。市政府充分利用现有倾斜政策,要求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将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在政策、资金、用地等资源要素配置上给予优先考虑,有力地支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同时,市领导亲自带头,对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作实行不定期督查,针对工程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各部门和乡镇(街道)落实处理,确保工程无障碍施工。自工程5月份开始以来,市政府已相继召开过8次专题协调会议和2次现场会,促使工程快速推进。
部门乡镇担责任
一是加速前期审批。各相关部门为工程开通“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发改局立项批复、建设局规划许可、国土局土地预审、财政局资金来源审批、发改局工可报批、初步设计报批等工作。同时,财政、国土、农林、公管办等部门也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二是加速政策处理。各乡镇(街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在做好所属乡村道的政策处理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县道提升改造项目的政策处理工作,面对县道项目政策处理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等困难,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加快政策处理速度,至今所有县道提升改造项目的政策处理工作基本完成,确保无障碍施工。
三是加速乡村道项目推进。乡镇(街道)作为乡村道提升改造项目的“业主”单位,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交通、公管办、国土等部门的对接,已完成所有路线的招标工作,并不断督促施工单位加速工程推进,各乡村道形象进度不断加快,努力按期完成工程建设。
公路绿化工程
交通系统强落实
交通部门作为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作的行业主管部门,将该项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举全局之力具体负责落实,全力以赴完成年度公里的刚性任务,努力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规划,并在总规划的引领下科学合理建立了年农村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库,所有改造内容力求实效,严格按照“路基8米,路面6米”的提升标准,消灭等外路,提升等级路。
二是加强行业管理。在交通系统抽调业务强、技术硬的工程管理精干人员,组建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细化责任分工,实行挂图作战,分片分区管理,确保提升改造工程高效推进,确保公里提升改造任务如期完成。
三是加强建设规范。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实设计、监理、施工、质量监督等技术力量,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工程又好又快推进,切切实实地将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作做成惠民工程。
畈黄线建设
我市农村公路现状
全市现有农村公路条,总里程公里,其中四级以上等级公路公里,占比60%;准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分别有公里和公里,占比33.7%和6.3%,其中等外公路占全绍兴市的41%。同时,嵊州农村公路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多为3-6年实施康庄工程时所建,路网等级、设计标准、建设标准普遍较低,抗灾能力弱,容易发生水毁险情,嵊州的农村道路建设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路面“白改黑”
下一步打算:奋战天决胜里
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必须解决农村公路“低、窄、差”的问题。下一步,我市上下将一如既往以“奋战天,决胜里”的决心,确保按期全面完成公里的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咬定目标绝不放松
年的公里提升改造目标是刚性任务,是三年行动规划的“先锋战”,必须全力攻破。各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将按照习总书记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切实将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牢牢把握“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的道理,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注重发挥地方、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要素,切切实实地打通嵊州“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最先一公里”。
公路驿站
各方主体齐抓共管
一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步推进县道项目快出形象。在各乡镇(街道)政策处理基本完成,确保无障碍施工的机遇下,交通系统组织施工单位加大人员安排、增加机械物料、倒排计划,挂图作战,加大马力全速推进,确保工程早出形象,按期完成县道提升改造任务。
二是充分发挥乡镇(街道)、行政村两级组织的积极性,促使乡村道项目加快推进。乡镇(街道)、行政村两级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督促中标企业合理安排好机械和人员,全力加快乡村道建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建设。
三是发挥交通行业主管职能,在设计、监理、施工、检测等关口上把好关。一方面做好县道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严格落实施工和监管责任,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县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做好乡村道施工队伍的监管力度,针对部分路线施工队伍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组织交通系统的监理、设计、检测单位全力以赴搞好质量监督和技术服务工作,与乡镇(街道)一起完成确定的工作任务。
改公交停靠站
各级部门强化保障
完成今年公里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接下来,工程必须全速推进。为确保无障碍施工,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将通力合作,不懈努力,强化政策保障,加快政策处理,为工程建设提供足够的施工面,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方式大力筹措资金,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三线”部门加快进场,积极制定各线路的杆线迁改方案,加快“三线”迁移,确保尽早实现工程整体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