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也在一线嵊州市人社干部助企战疫 [复制链接]

1#
17年前非典暴发时期,我在浦口街道工作,那年《绍兴日报》全文登载过我的一篇日记稿《七天七夜的坚守——一个镇党委书记的抗击非典日记》。当时,我投身在抗击非典一线,因此对今天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各界人士,特别能感同身受。我视他们为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的真正英雄,深感敬佩。但我想不到的是,17年后,我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同志们一起,再次投身抗疫一线,这个“一线”不是去与病毒直接斗争,而是与病毒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影响抗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一只巨大的手无情地按下了暂停键,致使整个社会恍如停摆。疫情漫长,漫过了整个春节假期,我们虽然无奈,但也还依赖性地在享受着宅家的“幸福”。此时,作为决策层的党政领导却焦急地在谋划如何重启经济社会的发展,且待疫情可控,立即号令复工复产。而我们人社干部,在这场后战“疫”战中毫不犹豫地整装上阵了。突击队我们这支队伍名称叫“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组”,后来又多了一个“助企战‘疫’就业大巴车专班”名称,是在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复工复产专班领导下的一个小分队。我把它称为“突击队”,那是因为队员们要在疫情之中快速出击,在戴着口罩的人群中勇敢地来回穿梭。嵊州属低风险地区,可谓“避风港”,而我局即刻派出几名干部奔赴云南、安徽、重庆、贵州等地,接洽或者随车组织一批批返工人员。这些外派的干部动身前心里虽有忐忑,但还是毅然前行,因为大家知道——“抗疫就是军令、军令就是责任”。资料图2月17日下午,第一趟5辆助企战“疫”就业大巴车星夜兼程奔赴云南省红河州,随行的外派干部下车时告诉我:“车上4天3夜,来回近公里,中途没有下车住一宿,没有吃上一顿热饭,脚浮肿得厉害……但全部返工人员安全抵嵊。”我听后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我能体会这种折磨、煎熬,但映衬出的是我们突击队员的斗志和风采,体现出的是我们人社干部的一种责任和担当。招募令春节假期远未结束,我们就早早进入了工作状态,不仅因为疫情带来的些许恐慌,更因为我们要与时间赛跑,似乎真有点“临战”状态。不错,疫情阻击战消耗的时间太长了,我们必须及时展开一场经济突破战。经济重启,首要的是企业的复工复产,而企业复工,员工是关键。人不在,机器不转,复产是空话。招员工,变成企业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2月12日,“嵊州发布”等各大本市媒体相继刊登“急找工作、急招工人,就上‘企业复工招募平台’”,这是我们急中生智的一个招式,专门设计出简洁、便捷、高效的招募平台,向全社会发出员工招募令。《绍兴日报》报道时题目为《用工需求只要扫一扫,嵊州市搭建线上‘招募平台’缓解用工荒》,这个平台分别为企业和应聘者设立两个入口,只要扫一扫各自对应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