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花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菊花(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ev):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好吧我承认这些都是废话.....
but?
关键的地方到了
菊花《神农本草经》
菊花
[药名]:菊花
[别名]:节华、金精、甘菊、金蕊等。
[来源]: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药性]: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寒,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
[用法用量]煎服,5~10g。*菊花偏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偏于平肝、清肝明目。
[使用注意]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聊完这些基本性味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如何应用吧
方
剂
桑菊饮《温病条辨》
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杞菊地*丸《医级》
甘菊汤《揣摸有得集》
菊花丸《审视瑶函》
菊花延龄膏
应
用
1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本品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温病条辩》)。
2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熄肝风药同用,如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3
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如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常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杞菊地*丸(《医级》)。
4
疮痈肿*
本品味苦性寒,能清热解*,可治疗疮痈肿*,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揣摩有得集》)。因其清热解*、消散痈肿之力不及野菊花,故临床较野菊花少用。
平时我们经常看到的菊花是不是这样的
....
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药食同源
菊花茶的药效: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通过饮用菊花茶可以对上火引起的青春痘起到一个舒缓的作用。菊花具有清肝明目降火的作用。
有空吗?帮忙点个分享在看与点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