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金汉青
6月22日下午,嵊州市举行了以“外提美誉度、内建集聚区”为主题的嵊州小吃统标工程推进会暨“越乡惠”启动仪式,这意味着,“嵊州小吃”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更前进了一步。
据悉,嵊州传统小吃品类丰富,拥有小笼包、炒年糕、榨面等余个品种,在全国各地的门店达到3万余家、从业者8万余人,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达亿元,近三十年来,嵊州人把以小笼包、榨面、炒年糕为代表的嵊州小吃带向了全国各地。但是在外创业的嵊州小吃店主,因“嵊”字生僻,担心消费者不容易读念,因而大多在店招上用“杭州”等字样为小吃冠名,这使得嵊州小吃的品牌在多年来并未被人熟识,影响了产业做强做大。
近年来,嵊州小吃的知名度日渐提升,为此,嵊州市开始实施为“嵊州小吃”正名的品牌推广战略。今年,嵊州计划为3万余家店铺统一挂上“嵊州小吃”标识牌匾,统一发放定制工作服。目前,嵊州小笼包质量服务标准已作为国家级项目申报到国家质监总局。
“嵊州小吃”统一门头
当天的活动中,嵊州首次将“嵊州小吃”统一门头亮相于众,该门头的设计,摒弃传统“图案+文字”套路,直接以中文字作为整体LOGO,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富有弹性的字体设计,传达了小吃的特性,让人产生味蕾的诱惑力,同时,该门头结合了“小笼包、榨面、年糕”的设计元素,并搭配厨师帽的美食特征,整体设计美观时尚。
在活动中,嵊州市商务局、建行嵊州支行、中国人保绍兴分公司三方签订了“越乡惠”框架协议,为首批6名“越乡惠”用户授信。据悉,“越乡惠”是由嵊州市政府设立,政府提供资金担保,具有公益性的专项资金,旨在通过财政扶持资金与建行嵊州支行贷款资金、中国人保绍兴分公司提供贷款保证保险的保障相结合,实现政府支农政策导向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机结合,每户小吃经营户可免抵押贷到15万到30万元不等,从而引导和带动“嵊州小吃”经营者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嵊州小吃”产业化水平,助推“小吃产业”实现稳健、持续、快速发展。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富民惠民政策的指引下,嵊州小吃统标工程年初就被嵊州市委市政府列入今年的“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此次活动中,嵊州市小吃行业协会还与竹溪乡舜源村签订了竹制品供应链合作协议,一方面通过统一蒸笼率先起步,逐步规范嵊州小吃各项标准;另一方面也盘活边远山区资源优势,为乡村就业富民提供了绿色通道。
此外,当天嵊州还出台了“便民放心早餐”工程实施方案,计划经过3年努力,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便捷规范、品种丰富、营养卫生”的便民放心早餐网络,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年培育“便民放心早餐”龙头企业3-5家,完成新(改)建便民放心早餐示范门店30家,其中新建绍兴市级便民放心早餐示范店5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