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24/4800901.html「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剡溪蕴秀异,诗画好嵊州。站一个制高点俯瞰,山水嵊州点点生机,处处繁荣,一幅幅城市乡村的美景图无不彰显出“三改一拆”工作的累累硕果。
一直以来,嵊州市把“三改一拆”工作作为夯实美丽嵊州建设的“底子工程”、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工程”。自年以来,全市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77万平方米。在不断更新的城市建设中,让群众得实惠,为发展谋空间,为推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成功创建
省“无违建市”
经营户不再出店经营,乱搭乱建的雨篷、遮阳棚全部拆除……经过彻底整治后,嵊州市花鸟市场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鸟语花香”。
人流多、人气旺,嵊州花鸟市场的44户业主擅自改变规划,将公共区域陆续改建成84个摊位。与此同时,由于是老市场,地势狭窄,加之商户们私搭乱建的雨篷、遮阳棚等,导致整个市场内道路拥堵不堪,市容秩序混乱。
去年8月,一场拆违硬仗打响,拆除并取缔违法搭建、违法经营摊位84个,整治违建面积约多平方米,花鸟市场迎来美丽蝶变。在违建拆除工作完成后,市场内部进行了雨污管道分离、设立护栏等改造,同时把拆除出来的多平方米规划成停车场,缓解了经营户、消费者以及周边市民的停车难问题。
这是嵊州市争创省“无违建市”的一个生动实践。
年,嵊州市以全力创建省“无违建市”的决心,在全市范围内对具体问题开展精准摸排工作,以点带面持续深入推进创建工作,成功创建了浙江省“无违建市”。全市全年共拆除各类违建39万平方米、补办合法土地上的未批先建厂房家,面积31万余平方米。
“下一步,嵊州将以省办‘无违建’创建管理系统迭代升级为契机,突出数字赋能精密智控,进一步加强防违控违综合信息平台的运用,同时探索和数字城管平台、建设系统房屋登记平台等的结合方式,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好全方位的违建长效管控工作。”嵊州市综合行*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助力乡村振兴
助农增收致富
“无违建”“三改一拆”工作涉及广、投入大,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如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发展,帮助群众增收,是嵊州正在突破的一道新题。在众多实践中,贵门乡贵门村最具典型。
走进贵门村,人文小巷、田园小巷、茶竹小巷、吕氏小巷等4条小巷诉说着“拆改”后的新生故事。贵门村对违建实行零容忍,保持拆违高压态势,特别是对影响村容村貌、影响贵门村经济发展的违法建筑,进行了集中拆除。通过几年努力,曾经的残楼断壁、危旧房屋、存量违建,已基本整治到位,共拆除各类建筑60余幢、建筑面积平方米,为贵门村3A景区村创建腾出了发展空间。
从规划开始,贵门乡就把“三改一拆”工作与茶叶产业发展、民宿农家乐的发展结合起来,为产业提档升级功能提升预留空间。在茶叶产业提档升级方面,借助与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的合作,在贵门村建设嵊州龙井茶研究所,引进先进茶叶生产线,设立茶文化展示厅,新增茶品质检测室,建设集生产、销售、品牌为一体的茶叶生产线。在民宿发展方面,把贵门村打造成为民宿特色村,截至目前,贵门村已发展民宿6家,有床位61张,实现收入近万元。
在推进“三改一拆”和“无违建乡镇”创建过程中,贵门村还着力复活乡村的整村风貌、复活传统民居的生命力、复活乡村的经济活力、复活乡村的优良文化基因、复活低碳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青少年实践活动中心改建,鹿门书院修缮,碗窑遗址新建等激活了贵门传统文化基因,该村已初步形成集民居观光、文化博览、美食体验、院落休闲、文化创意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文化。
优环境惠民生
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拆旧迎新是根本,改善民生是关键。嵊州市坚持把“三改一拆”与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经济转型相结合,力争让每一片土地都发挥最大效益,努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人民幸福感、满意度,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嵊州市城中村改造经过七轮攻坚后,已完成53个区块近万平方米的城中村连片拆除,在城市核心区腾出了多亩的发展空间,相继引进恒大、碧桂园、绿城等优质房企,高档次的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停车场、文化礼堂、学校等公共设施相继投入使用,“美妙三公里”、艇湖公园等景观工程成为了城市的新名片,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以及年度改造计划,历年来,嵊州市已完成旧小区改造约万平方米,涉及受益户数户。旧住宅区改造项目围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着力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的配套设施、管理设施、街景门面等改造,大幅改善了百姓生活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以及城市形象。
嵊州市通过拆旧建新、提高容积率、腾笼换鸟、优二兴三等方式实现工业用地的再开发,提高使用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旧厂区改造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有特色、有代表性的项目,例如,绍兴金帅旗领带服饰有限公司改造成为大型农贸市场。随着越来越多旧厂区的改造,促进了嵊州市商贸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将极大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和外观形象。
(本版图片由嵊州市“三改一拆”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