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唐梦霞通讯员黄丽钱狄洪徐尤佳
4月19日,医院住院部外科大楼骨一科一间病房传出一片欢笑声。一位岁的老人在接受股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出院。当天,主刀医生、医院院长竺湘江手持鲜花向老人表示祝贺。老人当场用毛笔书写了一幅“妙手回春”的字画表示感谢。
这位岁的老太太叫费秀姑,是嵊州崇仁镇富润二村人。虽然年过百岁,但依然精神矍铄。4月7日晚上,老人在家门口不慎摔倒,无法动弹。送往医院检查后,发现老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必须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否则不能站立行走,只能长年卧床。
年过期颐的老人要动手术,医院相当重视。经多次会诊后方制定下详细的手术方案。4月10日,医院院长竺湘江主刀为老人进行了手术。竺院长介绍说,高龄病人手术风险大,难度也大。比如,老人脊柱处缝隙小,麻醉只能在X光透视下进行。手术分两个步骤,先固定骨折下端位置,然后进行关节置换,用人造关节取代股骨。手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每一个环节都很顺利。
手术前,费秀始老人情绪低落,一直拒绝吃饭。但手术第三天,老人感觉腰部痛感没有了,还能从病床下来扶着走上几步。此后在助行器的帮助下,老人能下地慢慢行走,且稳定性一天比一天好。老人喜出望外,心情也好多了,还叫儿子去购买了毛笔和纸,空闲时在病床上写字。
原来,老人儿时上过四年学,爱好书法,一直有写毛笔字的习惯。据了解,老人育有两儿两女,平时生活很有规律,一日两餐,素食为主。老人一生从来没有吃过药、也没有挂过吊针,更没住过院,连感冒也很少。
4月19日,医院骨科病房,4位高龄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奶奶在走廊上锻炼。
据了解,目前高龄患者完成人工关节手术比较普遍。
医院每年有多例80岁以上的高龄股骨骨折病人顺利完成手术。就在4月16日,该院就为一位87岁的老人成功地做了一例股骨骨折病人手术。“但为岁的老人手术我院还是第一例。”竺院长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骨折患者逐年增加,许多患者都不太愿意动手术,更倾向于保守治疗,从而导致长年卧床,引发压疮、肺部感染及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
竺院长介绍,只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前评估,制定适宜病人个性化手术方案,高龄老人的手术风险也是可以降到最低的。最关键的是,手术可极大减轻家属护理负担,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