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尹洁银钱狄洪王秀英12月3日,医院接连收到患者送来的两面锦旗和一封表扬信,让医护人员在这寒冷的冬季,感受到了阵阵暖意。锦旗和表扬信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十年情缘83岁老人亲笔写了感谢信“于迟暮之年让我安享无憾的余生则感激不尽,谨以陋字表达我深深的敬意和感谢。”12月3日,医院院长竺湘江,收到了一封83岁老人写的亲笔信,感谢他的妙手回春。事情还要从10年前说起。10年前,家住嵊州市黄泽镇的余大伯因难治性腿疾四处求医,但求医无果,每天生活在疼痛的折磨中。后经多方打听,他找到了医院任骨科主任的竺湘江,并在术后逐渐恢复了健康。这十年来,老人逢人就夸竺医师。今年入冬后,余大伯腿痛的疾病又犯了,他又立刻让家人联系现已任医院院长的竺湘江。出差在外的竺湘江对余大伯的情况也是记忆犹新,“10年前老年人的腿疾已经到了难治性的程度,治疗后能坚持10年,已经算是比较理想的效果。”在回嵊州的路上,竺湘江一直在琢磨余大伯的治疗方案。虽然当天到嵊州已经晚上9点多了,但竺湘江顾不得回家休息,医院,对老先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检查,仔细分析病情,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经过几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老人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事后,老人内心难掩激动,一想到两人素昧平生,却因病结缘,久未提笔的他写了一封感谢信来表达感激之情。医术精湛用心真诚对待患者在同一天里,医院的潘立群和张国平,也分别收到了患者送来的锦旗。潘立群是医院骨二科的主任,他对待病人如亲人一般的态度,让患者倍感温暖,孙先生就是其中之一。2年前,孙先生因外伤导致股骨骨折。2年后,医院拆除钢板固定。想到股骨是人体活动的主要支撑,稍有差池会造成一辈子的伤残,他一直顾虑重重。但入住后,骨伤科医护人员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和蔼可亲的态度,让他打消了顾虑,尤其是潘立群医生,总能敏感捕捉到孙先生的顾虑,会耐心地讲解治疗方案和相关疾病知识,还会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让他倍感温暖。孙先生的股骨内固定拆除术非常顺利,医院特有的中医理疗和活血化瘀药方,他恢复得又快又好。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他的家人特去制作了一面锦旗。“太谢谢张医师了,要不是张医师,我老伴早就走了”12月3日,家住嵊州市下王镇的竹大妈不辞辛劳,走了3里路,赶了两趟车,来到医院,将一面写有“医术高明妙手回春”的锦旗亲手交到了张国平医生手中。原来,竹大妈的老伴竹大伯前年因患肠癌,由外二科张国平医生主刀进行了肠癌切除术,病情得到控制后,考虑到年事已高,竹大伯就拒绝进一步化疗治疗。未曾想,今年年初,竹大伯的肠癌又复发了,子女医院,医生预测,老人随时都有性命之忧,无奈之下,家人只好将他送回嵊州当地接受治疗。张国平对竹大伯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患者以往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制定了精准的诊疗计划。全体医护人员协同患者跟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竹大伯一次次化险为夷,顺利完成了8次化疗。如今,竹大伯精神状态不错,胃口明显好转。竹大妈说:“太谢谢张医师了,要不是张医师,我老伴早就走了。”